10月30日,《地理标志 三林崩瓜》团体标准研讨会在农协会会议室召开。本次会议旨在深入探讨三林崩瓜的团体标准制定工作,形成共识,推动这一地方特色农产品在传承传统品质的基础上实现标准化、品牌化发展。来自市、区农技中心、市标准化协会专家、区农协会、三林现代农业公司、种植企业及标准编制组的代表共同参与了研讨。

会议伊始,标准编制组对本次标准研讨的背景和目标进行了简要说明。随后,就《地理标志 三林崩瓜》标准制定的背景、必要性及前期调研情况作了详细介绍。三林崩瓜作为地理标志产品和浦东新区非遗农产品,以其皮薄肉脆、汁多味甜而闻名,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地域特色。然而,随着市场发展和品种演进,传统“老浜瓜”与近年改良的“新崩瓜”在性状、口感、种植方式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亟需通过标准制定实现品质统一与市场规范,同时兼顾种源的保护与创新。
在标准讨论稿审议环节,与会专家重点围绕标准的框架结构、技术内容和编写规范进行了逐条研讨,讨论尤其聚焦于新老崩瓜的差异性与兼容性问题。专家指出,应在标准中明确两类瓜果的外观特征、理化指标及风味品质,既保留老品种的传统优势,也为新品种的合理发展留出空间,实现“保护中发展、发展中规范”的目标,得以互相兼容。

此外,会议对地理标志保护的范围界定进行了深入斟酌。参会人员建议,结合三林崩瓜的历史种植区域和现实生产情况,科学划定地理标志保护的核心区和辐射区,确保产品的地域独特性和品质一致性。同时,针对种植技术要求,会议提出了包括选地、育苗、施肥、病虫害防治栽培技术等环节的具体标准,强调生态种植和可持续发展理念,以提升三林崩瓜的整体品质和市场竞争力。
整场研讨会气氛热烈,各方代表充分发表了意见和建议,就标准讨论稿的修改内容形成了初步共识。会议成果为下一步召开技术审查会、完善标准内容奠定了坚实基础。与会者一致认为,该团体标准的制定将有力提升三林崩瓜的品牌价值和产业水平,助力品牌效应和区域特色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