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使浦东品牌合作联社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对新农艺、新技术、新模式掌握和运用,更好地服务三农,农协会征得有关领导部门的同意,经过较长时间的准备,于11月29日至12月2日组织46家合作联社成员单位的负责人、技术员赴山东沂水、费县两地考察学习。
29日凌晨,各单位于农协会集中出发,开始了我们为期四天的行程。经过一晚的休整后,30日早晨,我们精神抖擞地踏上齐鲁大地,经过两三个小时的颠簸,我们到达了考察的第一站——沂水金龙山农业旅游合作社桃基地。仲冬的齐鲁略感寒意,但寒意早被求知、取经的热情所淹,绵绵细雨扫除了我们的风尘。下车后,首先看到的是醒目的合作社招牌,经过视频的播放和金龙山合作社员工的介绍,使考察队员了解到该合作社的多元化。由政府规划做交通设施、基础设施的投入,土地由政府同一协调流转,由沂水县五洲房产集团出资控股,农户由土地入股作为股东,形成规模达1700亩的农业基地,主要产业为桃子和农业旅游。这是一个新型农业+旅游的联合体,合作社盈利作两次分配,即基本劳动报酬分配和红利分配。看完宣传栏和视频介绍后,考察队员感触颇深,很受启发,这是一个政策驱动、农户带动、区域共同致富的成功范例。听完介绍看现场,眺眼远望,一片桃海尽收眼底,自下而上的梯田气势磅礴,错落有致,石方整叠有序,可以想象每层梯田都包含着老区人民的智慧和辛勤,每棵桃树的培育都孕育着脱贫致富的希望,创建这样的合作社本身就是老区人民不忘初心、合作奉献、改造生活的精神体现,考察队员的敬畏之感将化作振兴合作社的动力。由于气候、地形的不同,山东的果树栽培方式和要求与浦东也有所不同。他们是因地制宜而确定株距、行距,根据阳光照射的朝向进行定株、留枝、修剪等,管理方式与浦东基本相同。但山东有明显的种植优势,一是土地资源丰富,不需要密度种植,二是土地肥沃、地势高而干燥,不易积水,桃子糖度高于浦东。他们的优势就是我们借鉴之处,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使山东的栽培经验和浦东的技术融为一体,各取之长,纳为己用。看完现场,大部队又来到合作社桃子分拣车间,参观了全自动桃子分拣流水线。
考察的第二站是参观沂水县朱家林田园综合体,该园总面积为4.3万亩,是由10个行政村、23个村民大组合并而成,涉及农业人口1.6万人,带动周边合作社31家。该项目发展和总体定位遵循保护生态,培植产业,以农业合作社、农业创客为主体,以创意农业、休闲农业、文创产业为核心,开展项目创新化、产业多样化、文化创意化、旅游休闲化、效益共享化。他们的这种做法为浦东所倡导的一镇一品规划提供了灵感,考察队员为之感慨,这种模式既有创新的特点,又有共同致富的宗旨,是农业农村发展的光明途径。
接着第三站,大部队来到果树专家徐明举老师的工作室参观。身为社区党代表的他,亲身亲历投身于农业中,为广大农民、合作社提供技术指导等服务,陈列室里桩桩件件的文件、材料都让考察队员看得为之动容。他对于农业自媒体的研究,值得我们所有人学习。
12月1日主要进行集中培训栽培和修剪,由徐明举老师授课,浦东新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园艺科副科长赵宝明老师作点评和建议性讲话。徐明举老师先讲解了桃梨栽培和修剪技术,阐明冬季修剪对整个果树生长的意义和重要性。在果树定型、留枝等技术要点方面着重讲解,对果树杆主杆型、Y型、开心型三种杆型方式作科学论述。考察队员全神贯注,现场讨论热烈,感到这样的培训很贴切,很实效。培训之后又到两个桃、梨基地作修剪示范学习,考察队员有的请教,有的跃跃欲试,都认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更好地了解当地的技术,深受启发。
本次考察的收获大致概括为:一、通过考察活动,增强了各合作社之间的感情联络,起到相互了解、互通互鉴的作用,便于今后技术交流、销售合作。二、开拓视野,增强发展理念。山东的创新模式值得学习,山东合作社管理和分配模式是激励合作社发展壮大的有效措施。三、沂蒙山老区人民的精神感动了我们,他们的经验是催人奋进的力量。四、山东的农业合作、农耕文化和农业休闲模式的成功范例值得我们借鉴,同时给予我们思考,我们的产业文化和农耕文化是否可以与产品市场对接共进,这方面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五、考察培训对培养农技人才、推动农业科学发展、模式创新起到很大的作用。
本次考察学习活动是短暂的,但印象深刻,意义长远。最后要感谢农业农村委领导、农技部门专家给予本次活动的大力支持,感谢各合作社的理解和配合,让我们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主题教育,在发展农业、改变农村、奔小康、致富裕的征程上携手共进,共创辉煌。